3月7日上午,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兩會記者會上回答營改增相關提問時稱:“營改增今年是個硬任務,軍令狀要完成。”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宣布決定全面實施“營改增”,自2016年5月1日起,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并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這意味著,5月1日起,全鏈條覆蓋的增值稅將全面替代營業稅,已在我國施行了二十余年的營業稅將退出歷史舞臺,持續了四年多的營改增也將正式收官。
參與政策研究的普華永道中國中區流轉稅業務主管合伙人李軍對本報記者表示,最后四大行業的營改增實施細則預計將在兩周內頒布。
準備期金融企業“眾生相”
5月1日這個時點,比許多企業甚至是一些中介機構都預想得要早。而從3月到5月1日,企業應對營改增的準備時間顯然已經并不多了。
“我們原來預估是7月1日正式實施,準備期的時間表都是按照這個節點來走的,現在變成5月1日了,估計時間表要改了,準備時間更加緊張了。”在得知這個營改增的時間點時,擔憂準備期時間不夠是上述財務經理的第一反應。
然而,由于背靠大型保險集團,去年該財務經理所在保險公司就已經開始了營改增的準備工作。事實上,有些金融企業最近才剛剛開始營改增的準備。
據李軍介紹,去年年初開始,普華永道就陸續開始協助一些大型金融企業進行營改增相關的準備工作,但也有一些金融企業近幾周才開始進行招標之類的工作。“不同企業準備工作啟動時間的跨度有一年,”他表示,相對而言,幾大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準備得最早,大型保險公司也在去年上半年開始準備工作,而一些中小型銀行和保險公司啟動得比較慢,另外信托、基金、資管、證券公司等啟動時間也相對比較晚。而一些中西部地區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在內,也相對比東部沿海地區的金融機構啟動得慢。
在春節前夕,專攻企業軟件的上市公司上海漢得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漢得信息(300170,股吧)”)主辦了一場針對保險業的營改增講座,多家中小型保險公司財務人員參會。《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會議間隙,好幾名財務人員上前詢問合作事宜。更有財務人員當時對本報記者表示:“上半年開始實施肯定來不及,我們自己預估會等到10月再正式實施。”
“現在一些中小型的保險公司正在招標選型,但招標選型在整個營改增的過程中是比較前期的步驟。相對而言,它們的時間已經比較緊張了。在選型完成之后,供應商會進場,然后開始做系統的改造。這個過程一般需要2~3個月。其實系統改造最佳方案是改造核心系統。但由于現在時間較為緊張,目前方案都是在現有系統外再單獨架一個增值稅系統。”漢得信息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孟輝表示。
“營改增相對而言是比較復雜的一個‘大工程’,而往往金融機構內部工作團隊都缺乏營改增的相關經驗,且對復雜的增值稅管理流程也不甚熟悉。如果能夠盡早地開始準備工作,將各項任務按照計劃來進行,并且有專業的外部機構協助,一般這個流程還是會比較順利。但一些金融企業一直抱著觀望的心態,總想等著一切塵埃落定再開始準備,這樣會造成準備期十分緊張倉促的局面。”李軍稱。
沈瑛華表示,企業進行營改增落地實施都需要對信息技術系統、產品定價、法律合同、業務流程和供應鏈乃至經營模式進行更新。
“這不僅僅是稅務方面的改革,而是涉及企業經營的全面改革。”沈瑛華稱。
李軍建議目前還沒有全面啟動準備工作的金融企業應抓緊時間分三階段來準備,第一階段,利用實施細則等文件出臺前的有限時間,進行業務流程梳理、差異分析、用戶需求編制、系統開發供應商選擇等工作等;第二階段,在政策頒布到實施之間,進行系統改造、流程修訂、人員培訓等工作;第三階段,等到政策實施之后,再進行流程、系統的期后跟蹤及調整。
和金融企業的焦灼相比,類似普華永道、漢得信息這樣的第三方機構則面對著大量的客戶對于營改增咨詢項目的需求。一名“四大”稅務部門合伙人對本報記者表示,她已經連續6天參加了好幾個關于營改增的宣講會、論壇等活動,營改增相關工作應接不暇。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在其報告中建議,對于已經開始營改增準備工作但仍然未完成政策出臺前需要預備的工作的企業,以及仍然未開始營改增工作的企業,建議先集中精力完成進項端(政策敏感度較低)的工作,待政策出臺后再對銷項端(政策敏感度較高)進行改造。
同時,稅務機關對于營改增也嚴陣以待。一名稅務機關人員對本報記者表示,由于此次金融保險業等相較之前幾個營改增行業復雜度大大增加,而營改增之后稅收征管主體也從地稅變為了國稅,這將意味著征管流程、征管系統模塊等一系列的變化。“實施細則出來以后,估計我們也要加班加點地干活了。”該人員表示。
[ 水瓊]
文章原標題《營改增5月1日收官 企業應對營改增準備時間緊》
|